(城中区委农办讯 通讯员谭薇报道)
近年来,城中区紧盯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创新“联农带农”模式,以抓产业、促合作、落政策为着力点,深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多赢局面,奏响联农带农“共富曲”。
产业“联”农,鼓起群众增收“钱袋子”
一是平台载体“联”农。坚持农民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依托大美滨江休闲农业示范区、4个“美丽柳州”乡村建设综合示范村屯、2个四星级农家乐、30多家研学基地等平台载体,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约80%的农户通过乡村旅游实现增收致富。2023年前三季度,“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514万人次,同比增长98.46%;旅游总收入达3.32亿元,同比增长327.28%。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大美环江农文旅联盟”、美丽乡愁纪事馆群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作用,不断增强百年龙眼、红肉蜜柚、脆蜜金桔、水晶木薯、手工腐竹等农产品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匀上专业种养合作社、花汐湾生态园林有限公司等一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还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对考上高中、大学的村民子弟给予升学奖励金,切实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致富能手“联”农。近年来,城中区培养了王荣科、戴任明、戴丙富、韦杏媚、陈聪等一批致富能手,他们带领农民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农家乐开发、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不断拓宽村民致富路。
合作“带”农,铺就产业振兴“致富路”
一是创新模式“带”农。持续探索联农带农机制,形成了“企业+基地+返乡农户工”“公司+村集体+农户”“合作社+公司+生产基地+农户”“合作社+种养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有效带动村集体和农户融入产业发展体系,确保了农户持续增收,村集体经济组织稳步壮大。2023年,城中区6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1505.05万元,同比增长19.44%。特别是创新发展“民宿+旅游”模式,打造了悦橦生活馆、“朴宿·繁花”、宿畔柳江等一批特色化民居旅馆和主题酒店,增强吸纳就业的广度和深度,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如:朴宿餐饮管理公司在环江村建设了4家极具特色的民宿和农庄,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并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三变”改革“带”农。推动各村积极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让村民以自然资源、土地、资金入股,村集体运营管理,走上产业融合、全村共富的新路子。如:河东村成立了由2080位失地村民组成的柳州市河东永利投资置业有限公司,集中开发村三产土地资源,提前完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2023年,柳州市河东永利投资置业有限公司给该村每位股民发放的生活补贴由最初每年每人200元涨到如今的7000元。三是优化服务“带”农。与柳州市农村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为村民提供农村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涉农项目招标采购等各类农村产权的流转交易等服务。2023年,城中区有16宗项目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上流转,有效促进农民资产保值增值。
政策“惠”农,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制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管理办法。印发《城中区村民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城中区美丽乡愁馆管理制度》等文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是充分发挥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的撬动作用。2023年,城中区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累计已完成1.85亿元,实施现代农业支撑工程、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乡村旅游融合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公共服务覆盖工程等项目12个,全面做好支农惠农工作。三是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加大农民工创业奖补、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国创贷”财政贴息等扶持力度,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增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意愿,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助力农民工稳就业。2023年,城中区为符合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审核条件的6家企业,共计发放30000元政策补贴。四是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中式面点制作、金桔种植、旅游行业综合接待服务能力提升等各类技能培训32期,培训乡村人才1700多人,切实提升农民就业创业技能。
(信息员:农纪明 审核领导:杨晓丽 联系电话:0772-2614744)
(城中区委农办讯 通讯员谭薇报道)
近年来,城中区紧盯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创新“联农带农”模式,以抓产业、促合作、落政策为着力点,深入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村集体经济壮大的多赢局面,奏响联农带农“共富曲”。
产业“联”农,鼓起群众增收“钱袋子”
一是平台载体“联”农。坚持农民在休闲农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依托大美滨江休闲农业示范区、4个“美丽柳州”乡村建设综合示范村屯、2个四星级农家乐、30多家研学基地等平台载体,促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带动约80%的农户通过乡村旅游实现增收致富。2023年前三季度,“大美环江”乡村旅游区累计接待旅游总人数514万人次,同比增长98.46%;旅游总收入达3.32亿元,同比增长327.28%。二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大美环江农文旅联盟”、美丽乡愁纪事馆群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联农带农作用,不断增强百年龙眼、红肉蜜柚、脆蜜金桔、水晶木薯、手工腐竹等农产品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同时,匀上专业种养合作社、花汐湾生态园林有限公司等一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还给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对考上高中、大学的村民子弟给予升学奖励金,切实提高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三是致富能手“联”农。近年来,城中区培养了王荣科、戴任明、戴丙富、韦杏媚、陈聪等一批致富能手,他们带领农民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农家乐开发、农产品加工等产业项目,不断拓宽村民致富路。
合作“带”农,铺就产业振兴“致富路”
一是创新模式“带”农。持续探索联农带农机制,形成了“企业+基地+返乡农户工”“公司+村集体+农户”“合作社+公司+生产基地+农户”“合作社+种养基地+农户”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有效带动村集体和农户融入产业发展体系,确保了农户持续增收,村集体经济组织稳步壮大。2023年,城中区6个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达1505.05万元,同比增长19.44%。特别是创新发展“民宿+旅游”模式,打造了悦橦生活馆、“朴宿·繁花”、宿畔柳江等一批特色化民居旅馆和主题酒店,增强吸纳就业的广度和深度,为返乡农民工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如:朴宿餐饮管理公司在环江村建设了4家极具特色的民宿和农庄,为当地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并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二是“三变”改革“带”农。推动各村积极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让村民以自然资源、土地、资金入股,村集体运营管理,走上产业融合、全村共富的新路子。如:河东村成立了由2080位失地村民组成的柳州市河东永利投资置业有限公司,集中开发村三产土地资源,提前完成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2023年,柳州市河东永利投资置业有限公司给该村每位股民发放的生活补贴由最初每年每人200元涨到如今的7000元。三是优化服务“带”农。与柳州市农村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为村民提供农村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涉农项目招标采购等各类农村产权的流转交易等服务。2023年,城中区有16宗项目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上流转,有效促进农民资产保值增值。
政策“惠”农,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一是制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管理办法。印发《城中区村民合作社发展村集体经济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城中区美丽乡愁馆管理制度》等文件,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二是充分发挥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的撬动作用。2023年,城中区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累计已完成1.85亿元,实施现代农业支撑工程、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乡村旅游融合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公共服务覆盖工程等项目12个,全面做好支农惠农工作。三是加大扶持力度。通过加大农民工创业奖补、创业带动就业补贴、“国创贷”财政贴息等扶持力度,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增强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意愿,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助力农民工稳就业。2023年,城中区为符合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审核条件的6家企业,共计发放30000元政策补贴。四是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中式面点制作、金桔种植、旅游行业综合接待服务能力提升等各类技能培训32期,培训乡村人才1700多人,切实提升农民就业创业技能。
(信息员:农纪明 审核领导:杨晓丽 联系电话:0772-2614744)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柳州市城中区发展和改革局承办
网站信箱:czqgxj@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