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网站信息 > 猜你想了解
猜你想了解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水平法治建设护航城中区高质量发展
  发布日期:2022-11-14 15:00  来源:城中区司法局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高水平

法治建设护航城中区高质量发展

——“五治融合”打造“品质城中”

党的十九大以来,城中区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从市域社会治理“怎么治、治什么、靠什么”三个方面开展系统攻坚,通过政治、智治、自治、法治、共治“五治融合”,努力打造平安和谐的“品质城中”,逐步形成具有新时代特点、可供借鉴的市域社会治理“城中”模式。

    一、政治引领,统筹谋划

城中区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安排和年度学习计划,审议法治建设重点任务、重大事项,研究解决全区法治建设重大问题,确保各项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将法治思维用于指导具体工作实践,把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纳入党委议事日程,成立了以城中区委书记、区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为组长,所有区委常委、 副区长、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为副组长,政法委书记为执行副组长,各相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通过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任务分解表,并以区委办、政府办名义下发方案通知。高位谋划、全域推进,初步创建具有城中区特色的市域社会治理工作体系,稳步推进城中区创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二、智治支撑,激发动能

发挥数据治理效能是激发社会治理动能的关键。城中区在全市率先完成街道、社区(村)各级综治中心的基础建设;整合公安“天网”探头与百姓“小天网”监控探头,提升监控视频的利用率和覆盖率;在综治中心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将城中区城市管理执法大队和市场监督管理执法稽查大队人员整合为一支执法队伍,下沉到各街道办事处,开展联合执法工作。

运用智能化手段推动乡村治理创新。城中区在各社区(村)建设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构建集党建、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法律等服务于一体的“农村半小时公共服务圈”,实现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

综治中心构建一个天上有云(云计算中心),地上有格(社会管理网格),中间有网(互联网),手上有端(“综治E通”手持终端)的新型社会管理体系,提高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效率,让城市建设智慧而不失温度。通过智治支撑,从单纯的“数据多”提升到“数据活”。

城中区全面整合各类资源,构建出无缝隙、一体化的社会综合治理服务平台。组建公共空间“雪亮网”,做到空中地面衔接岔口无死角、主干道无盲区、人员无遗漏,实现公共空间探头监控全覆盖。

三、自治强基,面貌一新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难点在基层,活力也在基层。“三无”小区向来是基层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车辆无序停放、卫生无人清扫,出现问题就投诉。到了创城创卫等重大节点,街道 社区迫于无奈大包大揽、疲于应付……

城中区辖区共有392个小区,其中230个小区属“三无”小区。2020年以来,城中区下足“绣花功夫”,从细节之处寻找突破口,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大刀阔斧地开展小区治理工作:邀请社会组织参与、选出小区带头人,成立业主委员会或自管会。硬件上加大“三无”小区改造力度、软件上坚持“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居民自治,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推动小区共建共治共享”,形成自治强基,从“粗线条”到“微治理”。

园林小区的居民自筹资金,把“团结互助·包容和谐·遵规纪·崇德行正”的小区精神制成巨幅牌匾,挂在出入小区都看得见的地方。在潭中东路70号的大桥管理处宿舍,自管小组组长朱友旗是一名在职党员,他把自家杂物房让出来,作为小区党群服务中心和自管小组办公室。斜阳路细柳巷27号的“三无”小区摘帽后,居民为小区取名“静雅小苑”,外墙还打造成细柳巷家风长廊。据了解,之前小区承包给私人管理,垃圾满地,车辆乱停。小区实现自治后,有了“造血”功能,热心居民主动带头维护秩序,小区安装了电子门禁、摄像头、路灯,划好停车 线,小区治理从“管大家”向“大家管”转变。

一个个“三无小区”是正待下“针”的“锦帛”,党组织和党员便是“绣花针”,而居民和各方力量则是“丝线”。以群众智慧来解决群众遇到的问题,大家共同“穿针引线”,“一针一线”“绣”出小区由乱到治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时代“壮锦”……半年多时间,城中区117个“三无”小区全部摘帽,旧貌换新颜。

    四、法治保障,源头治理

城中区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健全各项体制机制,加大综合治理力度,扎实推进“法治城中”建设进程:完善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和调解组织体系,在辖区7个街道、33个村(社区)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基础上,建立了劳动争议、道路交通事故纠纷、银行业纠纷等一系列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开辟律师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新途径。城中区组建信访纠纷、民间纠纷、“三大纠纷”、刑事和解及诉前调解“五大”律师专家库。

此外,城中区大力加强社会治理工作,坚持源头治理,推行“721”"工作法——70%的问题用服务手段解决、20%的问题用管理手段解决、10%的问题用执法手段解决,城市管理更精细。

    五、共治共管,多元参与

城中区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积极落实城中区“321”矛盾纠纷联动化解机制和“首建一个平台、递增联合处化”微调处机制,认真做好对未成功化解矛盾的回访工作,对矛盾纠纷及时跟 踪。城中区集中开展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专项整治行动,摸底排查出468个重点家庭,发现风险线 索18个。

建立健全诉调对接工作机制,开展诉前化解矛盾纠纷工作,加强与城中区人民法院的沟通协作,完善三大调解协调联动机制,对婚姻家庭、邻里纠纷、物业纠纷、合同纠纷等诉前调解案件开展调解和司法确认,形成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实现从调解到司法确认的一站式服务。

“乒乒乓乓……”一到傍晚,城中区文博帅府小区2栋2单元的架空层转角处乒乓球桌,就传来打球声,居民自带球拍一决高下。今年3月以前,这张球桌一度成为居民争执的焦点。原来, 为方便居民休闲娱乐,文博社区配备了乒乓球桌,可球桌在哪安“家”,居民意见不一。最终,在物业公司调解下,解决了球桌“该放哪”“怎么放”的问题,化解了居民矛盾。

居民诉求千变万化,相关矛盾纠纷随之增多,社区、物业治理工作量大,如何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问题成了小区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此,城中区通过购买服务,成立“红色物业、合署办公中心”,辟出专门的办公用房,将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管理公司整合,齐心协力发挥职能作用,破解住宅小区综合治理难题,实现小区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网格化、精细化和科学化。同时培育小区党组织成为小区治理“主心骨”。对于“三无”小区,以党组织引领、党员带头、居民自治,广泛动员各方力量推动小区共建共治共享,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科学化水平,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版权所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城中区人民政府主办

柳州市城中区发展和改革局承办

网站信箱:czqgxj@126.com

桂公网安备:45020202000127号

备案号:桂ICP备:12003747